中铝集团总经理助理、中铝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建强。摄影:车亮
中铝国际越南林同氧化铝项目。 公司供图
“七一”前夕,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中国有色行业工程技术领军者中铝国际。2012年7月,中铝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8年8月,中铝国际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这家A股有色工程技术第一股拥有中国铝镁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设计第一座铝土矿山、第一座氧化铝厂、第一座电解铝厂及第一座铝用炭素厂,见证了我国有色金属从技术进口国转变为主要的技术输出国。
公司目前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工程设计和总承包商,实施“科技+国际”发展战略,以有色行业优势技术为支撑,大力开发海外市场。在巩固现有铝及相关行业海外业务优势基础上,将具有广阔市场的重有色、稀土、贵金属等非铝有色金属采选冶业务及金属加工业务作为海外后续主打产品之一。在民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采用借船出海方式利用合作资源,跟随国家政策“走出去”,逐步打开海外市场。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中铝集团总经理助理、中铝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建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探讨了两个百年交汇期公司的党建与队伍建设、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以及海外业务新思路。
党建考核有所创新
中国证券报:我们注意到公司将党建和业务发展二者深度融合。国企的党建有其特殊性,比如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如何实现这一点?公司的党建工作有何创新?
武建强:我们有一个认识,经营的难点问题就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企业不管是提供技术还是做总承包、搞施工,都是以项目为载体的,所以我们强调把支部建在项目上,也就是要做到“一项目一支部”,把党的组织建立在一线,把党政资源汇聚到一线,把复杂问题解决在一线。比如,公司承建的年产200万吨氧化铝广西华昇项目,项目初期进度滞后,公司党委在项目部成立临时党总支,9家单位的参建员工以“战时状态”开展工作,克服环境恶劣、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成功扭转了被动局面,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和信任。同时,通过“支部建在项目上”这项工作,既在项目建设中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又锻炼了一大批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提升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我们公司在党建考核方面有所创新。围绕中央、中铝集团党组关注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部署,以及公司转型升级改革发展重点目标,我们确定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设计工作载体、细化考核标准,年初与各级党组织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年底组织考核问效。2017年以来,中铝国际党委在中铝集团党组织的指导下,连续4年实施党建与业务双百分考核,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贯彻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提高公司效益、增强公司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生产经营对党建考核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这个考核很具体,是一个指挥棒。按照党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做到位,不仅可以提高党建水平,同时也促进公司的业务工作。我觉得最大的促进还在于队伍建设。考核工作做实了,党建和业务不容易变成两张皮。
绿色发展主力军
中国证券报:公司实际上是以技术为主要发展业务,或者是以技术为支撑的工程技术公司,在产业链上也做到从地质勘探、矿山建设到冶炼加工等业务非常完整的技术服务商。公司在2000年前后开始输出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公司如何推进技术革新和践行绿色发展?
武建强:在有色行业,我们的技术水平应该是世界一流了。公司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因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舞台和支撑。关于绿色发展,这些年我们也不断地提高认识。炼铝的过程是一个消耗能源和资源转化的过程,将矿产资源转变成金属。这些年在技术创新方面,我觉得比较大的进展是单位能耗下降,过去生产一吨铝用电量多达15000度,现在降到了12000度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技术创新入手,这是我们所擅长的,也是我们下一步的主攻方向。2021年,公司紧跟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节能环保方面的科技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绿色发展,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对我们这个行业而言,我们应该成为主力军。
铝产品耐腐蚀,一次性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回收率高,因此,加大铝应用的推广也是我们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方面。
我们的业务主要定位在工程上,比如大型场馆的框架结构。公司最近在建党100周年前交付完成位于四川的建川博物馆综合陈列馆,又名“奋斗与辉煌馆”,是建党100周年华诞献礼工程。其外形采用极具中国特色的灯笼造型,总重402.54吨,工程构件全部为异形定制件,125676个铝合金零部件均以毫米为计量单位,误差控制在1㎜内,建造难度非常大。
我们还有很多的技术,比如矿山生态修复和土壤治理等,都是围绕着绿色发展和我们的主业来开展工作,以绿色发展方式来指导我们的技术创新。
中国证券报:在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中铝国际还在业内率先开展智能化应用,设计了第一座5G电解铝工厂,如何去理解这个“智能化”?
武建强:智能化生产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它的目标还是提高效率,减少人员,实现标准化,减少浪费。比如说现在用的是三维设计、立体的电脑设计,不同于过去的图纸平面设计,可以把材料等算得很清楚,提高采购效率。
现在的智能控制技术是将数据集成到一个系统里。比如说一个电解槽上有1000个零件,那么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显示这个零件是哪个厂生产的,各项性能的指标如何,什么时候装的,什么时候该维修了,出现问题以后应该找哪儿,过去我们要去档案室查,可能一星期都查不清楚。
通过数据分析,摸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控制范围,且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还能够判断出电解槽的下一步运行趋势,提前预防电解槽可能出现的问题,达到电解槽效率提升、降低能耗的目的,实现标准化、集中化管理,以及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和参数管控模型化。以前几个人看一台槽,现在一个人可以看几台槽了。
把人员减下来是一个直接结果,它还带来一系列好处。人多了增加生产的不确定性,出事几率和不统一性就增多。一出事就是浪费,产品不一样本身也是浪费。所以,智能化能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减人增效。
海外业务主攻方向
中国证券报:20年来,公司“走出去”战略取得不少成绩,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结束了它们没有铝工业的历史。在“十四五”规划的框架下,海外业务的发展有何新思路?
武建强:近些年,公司依靠有色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已在印度、越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蒙古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承揽了数百项工程技术项目。
今后可能不会有过多的整建制投资建新厂这种模式。那国外的主攻方向是什么?主攻方向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所建的那些老工厂技术升级改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新技术。这个市场确实非常大,因为新建的企业少了,但老企业数量还是多。老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也就意味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要升级,包括发达国家。
现在海外业务占比大约是10%,将来肯定要提高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要有大幅度提升。“走出去”尽管会遇到一些挑战,疫情期间可能有些放缓,但这个方向是不能改变的,也不会改变。
除老旧工厂改造外,环保节能技术输出,包括余热利用、低品位矿的回收利用,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海外业务和科技创新的共同点都是在于绿色发展。
中国证券报:疫情期间,公司海外业务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武建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了公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铝国际积极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当中。同时密切关注海外人员生命安全,为全体境外员工购买疫情人身意外险,为海外员工家庭送去关怀,有序组织境外部分竣工项目的员工包机回国。通过努力,中铝国际200余个应建尽建项目100%复工复产,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有一个最深的体会是去年春节前的关键时期,疫情暴发以后,可谓一罩难求,奋战在一线的上万名员工和分包商工人没有口罩,疫情防控压力很大,员工心理压力也很大,项目复工复产的形势严峻。关键时刻,我们海外多个合作方和业主单位,包括印尼、南美国家的合作伙伴纷纷邮寄口罩过来,捐赠口罩达12万个,还有其他防疫物资,解了燃眉之急。事实上,我们不光输出了技术,也交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