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QQ:3516963899

企业资讯

企业资讯

企业资讯

股民单导:35年坚守一线创新路上不停歇

发布时间:2021-06-24 09:15 来源:股民客户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就要在生产一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全国劳动模范、首钢股份优秀党员代表、首钢股份大工匠郭玉明坚定地说。

   郭玉明今年55岁,从1986年自首钢技校毕业以来,就一直坚守在炼钢生产现场,从炉前工做到了炼钢工,又做到了炼钢作业长。35年来,郭玉明为钢铁事业奉献了人生中最精彩的年华,攻克了一项又一项难题,甚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长期在炼钢一线,郭玉明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门“绝活”:1700摄氏度的钢水,根据火焰亮度、火苗长短和形状就能判断出温度,误差不超过5摄氏度;根据钢水在接触氧时弹跳分叉的浓度可以直接判断出钢水的含碳量。而钢水温度和钢水含碳量是决定出钢的两个必要条件。

   “我们过去就是经验炼钢,我在跟着师傅干活的时候,不仅仅是眼睛看,脑子里也会琢磨,所以学得很快。”郭玉明说。由于聪明好学,他所在班的炼钢日产量、年产量一次次打破纪录。1991年,郭玉明加入党组织。1992年起,他连续十年被评为首钢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1995年,成为最年轻的全国劳动模范。

   2004年,根据北京市规划,首钢启动大规模搬迁,郭玉明是第一批前往位于河北唐山的首钢迁安公司的开拓者。彼时,首钢开启了从经验炼钢到自动化炼钢的转型,也开启了从长材到板材的高端化转型。

   高端钢材对钢水的洁净度要求非常高,而在转型过程中,首钢面临着“转炉终点碳氧积随炉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一难题。2014年,公司决定由郭玉明挂帅,带头进行转炉复吹技术攻关。

   接到任务后,郭玉明每天盯在炼钢现场,和团队的同事们摸爬滚打在一线,24小时动态管理转炉炉况。“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超过15万条炉况动态信息,做到了转炉复吹的动态管理。”郭玉明说,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好几年,即使是春节也没有停过。

   而正是经过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郭玉明和团队对转炉进行反复试验调整,总结出了最佳模式,有效提升了复吹质量。2016年7月24日,首钢股份炼钢作业部1号转炉“服役”1年零22天、冶炼6543炉后停炉,实现了全炉役复吹比100%,全炉役碳氧积0.00213。这创造了首钢炼钢历史新纪录,使首钢转炉炼钢的复吹工艺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后,首钢全炉役碳氧积一次次打破纪录,2017年创出0.00188的历史性记录;2020年10月份,2号转炉创出了0.00148的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复吹攻关从根本上为首钢高端品种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经过核算,一个转炉一年就能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为此,首钢股份公司1号转炉被命名为“郭玉明炉”。

   “这一次攻关,我们彻底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助力产品升级,这是大家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党组织和领导的支持。”郭玉明说。

   如今,郭玉明成为“郭玉明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想把毕生所学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如今通过激光检测就能判断炉况,郭玉明坦言,经验在炼钢中所占的比重在降低,但这也正说明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进步。“一开始我不相信机器检测的数据,但现在越来越相信了,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过去是经验炼钢,现在是自动化炼钢、科技炼钢,我相信随着5G发展,在未来一定会实现智能炼钢。”

   郭玉明对记者说:“现在我国是钢铁大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我们要成为钢铁强国,就得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我会带领工作室的同志们,在党委领导下,在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歇,推动我国炼钢技术不断往前走!”


img 客服热线
QQ:351696389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客服